一、課程內容分析及整體教學思路: 《技術與設計1》模塊內容包括八個章節內容,主要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麪對技術世界的信心,以及對個人、社會、環境的責任心。爲此,需要學習各種基本的技術概念和過程。對於設計,不要死記硬背概念,不要機械理解過程,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。設計過程介紹的是一般的過程,不是規定的程序,可以根據實際情況,變化運用。 技術與設計不是專業設計師眼中純粹的理論說教,也不是遙遠的童話,而是技術與生活的橋樑。解決問題是技術設計的基本起點,問題來自於學生的生活和周邊的環境。從廣義上講,設計是爲了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,充分挖掘來自生活的需要,是技術與設計產生髮展的前提。設計應該追求創新,而創新的過程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,需要不斷的反思。在教學中,交流和評價既是設計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設計過程成功完成的途徑、方法和保證, 它們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。 在教學過程中,這幾部分內容應該是融會貫通的,不能機械割裂。特別是第一二章節,它是普通高中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應貫徹於技術教育的始終。 二、當前學生狀況分析: 1、學生對技術有一些感性認識,但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。 2、學生對親歷技術活動還有一定的困難。 三、教材特點分析: 1、注重聯繫實際,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 2、引領學生自主探究,開放、反思、合作學習。 3、體現人文精神,啓迪學生領悟融於技術的人文內涵。 4、挖掘技術內涵,重視提高學生綜合技術素養。 四、教學方法: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、高度綜合、注重創造、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采用討論、思考、探究、實踐、活動等方式。 1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。 2、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。 3、重視各種技術活動的具體指導。 4、倡導合作性的學習方式。 5、加強學生的個人輔導。 6、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。 7、重視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。 五、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章節建議課時分配(共計18學時)
六、實施措施 1、在開學初將各班學生分爲2-4人的技術小組,便於開展技術活動,每個小組選一個組長,便於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。 2、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“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,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”設計、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,避免教學過於專業化,防止陷入某項技能、技藝的教學。 3、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,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,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,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,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、試驗和創造,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。 4、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繫學生實際,從學生生活出發,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、文字資料,營造輕鬆、愉快的學習氛圍,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,使學生對“技術與設計1”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。 5、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,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,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、歷史、化學、藝術等學科的知識。 (編輯:tyjshxj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