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旗下講話 學會感恩,尊重他人 高一(6)陸子源 2013.5.13 各位領導、老師,同學們: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“学会感恩,尊重他人”。 感恩,是一種生活態度,是一種品德、一種責任。 感恩,能讓生活充滿陽光,讓世界充滿溫馨。感恩無邊,一句語言、一個行動、一點情懷,都能表達和詮釋感恩的真諦與內涵;感恩無痕,一份努力、一點進步都能傳達一份真情與心願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不知同學們注意到沒有,當別人爲我們提供一些看起來似乎“微不足道”的方便、服務或幫助的時候,你會認爲別人爲你服務一切都是應該的,父母應該苦了自己養育你,學校應該爲你創造優質學習生活環境,老師應該放棄休息輔導你,工友應該不辭辛勞爲你打飯、看管宿舍、打掃衛生,值日學生應該爲你擦桌、抹凳、打掃等等。我想,當你覺得別人應該怎樣而你自己坐享一切的時候,你有沒有想過,你應該怎樣?我想你至少應該從內心感激父母、學校、老師、工友、同學,感激幫助你關愛你的一切的人們。心存感恩的人,才懂得珍惜,纔會心中有愛;心中有愛的人,纔會真誠關心幫助別人,才能成爲一個高尚的人,有道德的人。 學會感恩,從今天開始。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嘗試着對父母的呵護說聲“谢谢”;对老师们的教诲和启迪说声“谢谢”;对工友们辛勤的劳动说声“谢谢”;对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说声“谢谢”;对朋友的宽容与理解说声“谢谢”;对一切关爱你帮助你的人们说声“谢谢”。因为说声“谢谢”是感恩的开始。 學會感恩,從現在做起。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倡議: 1.作爲學生,首先要勤奮刻苦,學業有成,從而有能力報答父母,回饋社會和國家。 2.提倡節儉。學生是依靠父母給予經濟來源的消費階層,應體諒父母的艱辛,尊重父母的勞動,要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,做到不吃零食,不浪費、不攀比、不亂花錢。 3.關心體貼父母,並主動理解父母。生活中難免與父母有代溝,當意見有分歧時,要學會換位思考,要常說感恩的話、勤做孝敬的事。 4.珍愛老師的勞動成果,專心聽課,積極思考,認真獨立作業,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。 5.珍惜自己和同學相處的每分每秒,不要因爲自己的魯莽和任性給對方造成傷害。 6.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:不隨地亂扔紙屑果皮,因爲整潔的環境屬於大家;課間與午休時,不大聲喧譁,因爲安靜屬於大家;用餐時不奔跑,不插隊,因爲安全、文明屬於大家;宿舍就寢時,不講話,因爲良好的休息環境屬於大家…… 當然,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。同學們,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,更加努力地學習,爭做一名有良知、有體魄、有才華的“阳光学生”吧! 謝謝大家! (編輯:佚名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