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教巧用十大心理學效應(三) 心理規律三: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: 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,叫聲連天。幾天過去,老人難以忍受。於是,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,對他們說:“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,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,這點錢表示謝意。”孩子們很高興,第二天仍然來了,一如既往地嬉鬧。老人再出來,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。5美分也還可以吧,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。第三天,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,孩子們勃然大怒,“一天才2美分,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!”他们向老人发誓,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! 在這個寓言中,老人的方法很簡單,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“为自己快乐而玩”变成了外部动机“为得到美分而玩”,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,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爲。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。比如,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:“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,就獎勵你100块钱”、“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,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”等等。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,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,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。 在學習方面,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,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,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,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。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,如書本、學習器具,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,則最好不要。 (編輯:daxia2010轉載) |